大小,体躯长方形,颈细长,无咽袋。额上肉瘤高突,呈半球形覆盖于头顶,随年龄增长而突起明显(公鹅比母鹅更突出)。 喙、蹠、蹼幼年时橘黄色,成年后橘红色,爪白色,眼睑金黄色,虹彩灰蓝色。全身羽毛白色,仅有少数个体在头颈部或背腰处夹杂少数黑色斑块 [2] 。全身羽毛洁白,约有15%左右的个体在头部和背侧夹杂少量斑点状灰褐色羽毛。额上方肉瘤高突成半球形,随年龄增长突起明显。颌下无咽袋。颈细长。喙、胫、蹼幼年时橘黄色,成年后变橘红色,爪玉白色;肉瘤颜色较喙色略浅;眼睑金黄色,虹彩灰蓝色。成年公鹅高大雄伟,肉瘤高突,耸立头顶,昂首挺胸,鸣声宏亮,好斗逐人;成年母鹅肉瘤较低,性情温驯,鸣声低沉,腹部宽大下垂
古人对浙东白鹅有
浙东白鹅
浙东白鹅(5张)
“飘若浮云,骄若游龙”的赞誉。“鹅、鹅、鹅,曲项向天歌。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”这是初唐文学家骆宾王8岁时所作的《咏鹅》,字里行间体现古人对白鹅的“爱意”。晋代书圣王羲之的爱鹅情结也为天下人所知,他以字换鹅等故事被广为传诵。据考证,他们所涉的白鹅就是浙东白鹅品种。
由浙江省农业厅1980年出版的《浙江省畜禽品种志》中记载了浙东白鹅的产区分布图,杭州萧山区也是产区之一。